运动保健的作用

1、协调统一,形神兼炼

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,非常讲究意识活动、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,即所谓意守、调息、动形的协调统一。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,心无杂念;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,要均匀、有节奏;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,要自然、连贯、刚柔相宜。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,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,从而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,促进健康、祛病延年。

2.顺应时日,莫误良机

早在2000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提出了“起居有常”的养生主张,告诫人们要顺应阳气变化,合理安排日常生活。清代养生家张志聪把一日比作四时,他说:“一日分为四时,朝则为春,日中为夏,日入为秋,夜半为冬”。因此,提出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,日中而盛,日暮而收,夜半而藏的规律。在锻炼和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,才能够起到“事半功倍”的养生效果。

3.有张有弛,劳逸适度

运动养生,并不是要持久不停地运动,而是要有张有弛、有劳有逸,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。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、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;长时间运动时一定要注意适当休息,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,导致精神疲劳,甚至影响养生健身。

4.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

运动养生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。锻炼时一定要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,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,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,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。因此,运动养生强调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。那么如何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呢?目前一般是根据运动后即测脉搏来判断的,它的计算公式是:

合适的运动心率 = 170 - 年龄

例如,一个40岁的人,运动后他的脉搏如果是130次左右,表明运动量合适;若明显超过130次,说明运动量过大;反之则运动量不足。

5.持之以恒,坚持不懈

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要注意经常坚持,不能间断。名医华佗说过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,意思是指要保持动态,不得停滞不前;同时也强调了经常、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。因此,只有持之以恒、坚持不懈地进行适当的运动,才能够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