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自我解除强迫症状

精神压力过大容易患上强迫症,如何缓解强迫症状呢?面对自己的强迫症状时,不要紧张和害怕,要顺其自然,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。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吧。

什么是强迫症?

在谈强迫症之前,先谈一下强迫现象: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强迫现象,比如有时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,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门是否忘记锁了,煤气是否没关好,甚至因此而回家检查。儿童和少年也会出现强迫现象,比如儿童在马路上行走时,每走4步必须跳1步才能继续向前走等。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,如果这种现象程度轻微、持续时间短暂,不引起严重的焦虑等情绪障碍,那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。

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(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)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。在临床上,强迫症并不少见,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%,1982年我国曾经进行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,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.3‰。实际上,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。结合临床实践,估计国内有大约500-1000万人患有强迫症,患病率约为0.5%-1%。80%的强迫症在25岁之前发病,男性患病比例高于女性。

强迫症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难点,也是一个重点,为什么呢?因为虽然从精神疾病的分类来看,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,属于轻度精神疾病,但实际上,强迫症的治疗相对抑郁症和焦虑症要困难一些,症状改善可能比较慢,需要较大剂量的药物。如果得不到及时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,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。我曾经见过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-4小时,手都被洗破了;还有一位患者出门前要反复检查,3个小时都出不了门,整日不出门。可以说强迫症患者非常痛苦,因为患强迫症而无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见,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强迫症的治疗。

目前强迫症的病因尚不明确,但有大量研究表明,焦虑症与遗传因素、个性特点、不良事件、应激因素等有关,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,比如过分追求完美、犹豫不决、谨小慎微、固执等。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的人更容易患上强迫症。

研究表明,强迫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,造成神经递质失衡,从而出现各种强迫症状。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实现各种生理功能,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,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,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,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。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体内往往会有5-HT(5-羟色胺)、DA(多巴胺)、Sigma(西格玛)受体以及中枢谷氨酸能神经元功能障碍,而抗强迫症药物可以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于正常,从而改善强迫症状。

强迫症的表现

强迫症状一般包括:①强迫观念,即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,比如怀疑、回忆、过度担心等;②强迫行为,即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,如反复检查、反复洗手、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。

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,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。

强迫症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:

1.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正常但无法控制,因为一旦控制不去做,就会出现紧张、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。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,患者只好不断思考和做一些强迫性的行为。这种特点被称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。

2.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己内心,而不是来自于外界,是他们自己的想法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