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类人最易患糖尿病的原因

现在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,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增加了人们患病的风险。那么,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?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样预防?下面罗列了9种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和预防的方法。

一、容易患糖尿病的9种人:

1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:

父母、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,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。2型糖尿病的患者1/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;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,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,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%,另有12%伴糖耐量减低;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;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,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。

2、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:

糖尿病常常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同发生,这些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,也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,因为它们都导致胰岛素抵抗,属于代谢综合征。

3、吸烟者:

吸烟可以损害多个器官,特别是心血管系统。而糖尿病病人吸烟对已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来说,那是雪上加霜,有害无益。

4、缺乏运动者:

运动不仅可以消耗热量、减轻肥胖,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。因此,缺乏运动者是糖尿病的易患人群。

5、中老年人:

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,精神紧张,生活条件改善,摄入热量较多,运动量减少,热量消耗降低;另外,人到中年以后,各种脏器渐渐老化,细胞功能逐渐衰退,这些因素使得中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。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进行尿糖、糖耐量、血糖、血脂和血压等检查,这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非常重要。

6、肥胖者:

2型糖尿病发生与肥胖有很大关联。肥胖的时间越长、程度越重,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,尤其是腹型肥胖(男性腰围≥90厘米,女性腰围≥80厘米)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大。根据研究,内脏型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一般来说,体重指数在25以上的成年人更容易患内脏型肥胖,但有14%的非肥胖中国成年人也患有内脏型肥胖,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在内脏周围积聚,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。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,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胰岛素过多分泌,但胰岛素过多分泌不能持续很长时间,胰岛细胞最终会承受不了压力而发生功能衰竭,从而引发糖尿病。

7、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:

摄入高热量且结构不合理的膳食,再加上体力活动不足,容易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,从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。

8、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:

糖尿病本质上是糖代谢功能失调。如果日常饮食中过量摄入糖类和淀粉类,并且人体无法正常消耗,过量的糖无法代谢,最终导致病理性的代谢失调。因此,日常应该饮食清淡,少吃土豆、玉米、大米、精面粉等淀粉类食物,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。

9、不明原因的疲劳的人:

典型的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饮、多尿、多食和体重减轻症状并不多见,而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,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、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。

二、如何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?

1、食用坚果:

准确地说,是食用杏仁、核桃和其他坚果。研究表明,经常食用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。不过,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摄入;每天吃一小把即可,以避免摄入过多热量。

2、喝咖啡:

最近一项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发现,每天增加一杯以上咖啡饮用量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1%。

3、不酗酒:

一项研究发现,酗酒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,因为酗酒会扰乱胰岛素的功能。

4、进餐后散步:

一项研究发现,每天长时间静坐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%。而只要在餐后半小时内散步15分钟,就能让餐后血糖水平在至少三个小时内下降。

5、从事力量训练:

研究发现,力量训练或抗阻力训练比有氧锻炼更能够保持血糖水平稳定。美国运动医学会也意识到了力量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,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力量训练。此外,力量训练还有助于保持肌肉重量和加快新陈代谢功能,这对于预防糖尿病很重要。

6、不喝碳酸饮料:

一项文献回顾发现,每天喝1-2杯含糖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26%。因此,请尽量放弃碳酸饮料,改喝绿茶,或者在矿泉水中加入不含糖的石榴汁或红莓汁。

7、少吃肉:

研究发现,摄入大量红肉(尤其是加工肉制品)会增加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。因为红肉是饱和脂肪、胆固醇和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,而加工肉制品中含有的某些防腐剂、添加剂和化学物质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。研究还发现,用其他食物(如全谷物、坚果、低脂乳制品、鱼肉和禽肉)替代红肉可以显著降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。

8、多吃柑橘类水果:

《预防医学》的研究发现,橙子和橙汁对于糖尿病患者管理病情非常有帮助。不仅橙子,柚子、柠檬和其他柑橘类水果也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。早期的动物研究发现,柑橘果实中的提取物不仅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,还能抑制葡萄糖在小肠和肝脏内的移动。

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,治疗时间长,对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,因此,预防的重要性比治疗更为重要。所以,以上提到的9种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重视预防措施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