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。心理异常不仅指心理障碍、心理疾病以及身心障碍和心身疾病,也包括一般的心理问题。春季气温回升,冬天的压抑情绪也被艳阳高照一扫而空。但需要警惕的是,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出现异常亢奋,也需要注意:这可能是出现了心理疾病。
春季“躁狂发作”易火大
春节后的门诊中有一位老人,已经70多岁。在最近一段时间里,他变得像年轻人一样精力旺盛。他的老伴反映,这段时间他的情绪明显比以前高涨,总是自信满满的样子,对人也主动热情,见面了就聊个没完。记性也好了,给多年中断联络的老朋友打电话。最近起床也特别早,做完早餐就去爬楼锻炼身体。老伴担心地说:“他突然像在一夜之间换了个人,平时很显老态,现在一步三个台阶。”
心理专家表示,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之为“躁狂发作”,是与抑郁相反的另一种较极端的情绪状态。通常包括没什么开心事,心情也特别好,说话滔滔不绝,喜欢凑热闹,爱表现,空前自信,爱吹牛说大话,精力充沛,有使不完的劲儿等。还有的躁狂患者表现为兴奋,但会爱发脾气,一点火就点燃。
为何心理疾病“喜好”阳光明媚的春季?
春天,草长莺飞,本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季节。然而,“百草发芽,百病发作”,春季也是一年当中气温、气压、气流、湿度等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。有超过一半的人在春天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,如失眠、疲倦、健忘、情绪低落、冲动、工作效率降低、睡眠质量变差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。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。
读懂10种常见的异常心理现象
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除了季节等外在因素的影响,还与个人心理素质、自我心理调节能力、过往精神病史等因素有关。正常人也可能会出现短暂或轻度的异常现象,时间短暂、程度轻微,尚不能被归类为精神疾病。如果发现以下一些异常举动,请开始关注心理健康。
1、疲劳感
持续时间较短,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,经过休息和娱乐即可消除。
2、焦虑反应
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,如面临高考,但会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。
3、类似歇斯底里现象
多见于妇女儿童,如女性大喊大叫、撕衣毁物、痛打小孩,甚至威胁自杀;儿童可能出现白日梦、说谎等行为。
4、强迫现象
有些办事认真的人会反复思考一些事情,如是否得罪某个人、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等。但持续时间不长,不影响生活工作。
5、恐怖感
即使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,仍会有恐怖感,有时甚至想往下跳。如果这种想法可以得到纠正,并停止继续思考,属于正常现象。
6、疑病现象
很多人都会把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,反复多次检查。但如果相关疾病被排除后能够按医生的劝告,情况属于正常现象。
7、偏执和自我牵挂
比如走进办公室时,人们停止谈话,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。这种现象通常是一时的。
8、错觉
正常人在光线暗淡、恐惧紧张或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能会出现错觉。但经过反复验证后能够迅速纠正,成语“草木皆兵”、“杯弓蛇影”等都是典型的例子。
9、幻觉
正常人在紧张时可能会听到叩门声、呼唤声。经确认后能够意识到这是幻觉现象。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。正常人在睡前和刚醒时偶尔出现幻觉也不能视为病态现象。
10、自笑
自言自语是一种正常现象,有些人在独处时会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。但这些行为有客观原因,能在适当场合进行,也可以进行自我控制。
女性频发的抑郁症已超过男性,这种精神上的病症严重地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,对生活工作造成了不少影响。很多人认为,女性因为一生要经历一些特殊的生理期,以及其他诸多客观因素,导致女性患抑郁的几率要大很多。那么这些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?女性患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否和这些因素有关呢?请看以下专家分析。
生活中,许多新妈妈由于很多时候未能对生产有足够的心理准备,导致很多事情都未处理妥当,对未来产生忧虑。对工作前途的担忧,以及哺育婴儿所造成的烦躁、疲劳和怨恨等情绪,这些都是导致妇女产后出现忧郁情绪的原因。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、缓解和消除,就容易出现抑郁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抑郁症。
如果产妇生产后的心理调理不合理,就会极易给女性的精神造成阴影。
如果产妇产后心理状况不佳的话,对婴儿的哺育和自身的健康都非常不利。情绪低落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。德国某所精神病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伦敦南部250名接受产前护理的孕妇进行产前产后心理状况的跟踪调查,发现其中约30%的人在产后的一年里患有抑郁症。
通过刚才一系列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,身体方面的一些不合理波动对于患抑郁症是很明显的促进作用,这是很不好的。现实中,广大女性更应该对专家的这些介绍引起足够的重视,尤其在某些特殊生理期加强心理咨询的服务,从而尽可能避免该病的发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