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扫墓那些人不能去

清明即将到来,你知道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习俗吗?下面由我来告诉你一些清明节扫墓的习俗。

每年的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是清明节,古时也叫三月节,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,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。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

清明扫墓是我们中华民族多年来的传统习俗,也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,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。一方面是祭奠我们的祖先,另一方面是通过言传身教教育我们的后代,让他们记住先人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,不忘记先人们的贡献。

清明节扫墓的习俗
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”清明将至,春暖花开,正是扫墓踏青的好时候。清明扫墓的习俗你了解多少呢?

清明扫墓的由来

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和丧葬礼俗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关系。据载,古代“墓而不坟”,即只打墓坑,不筑坟丘,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扫墓祭祀,也就没有相关的记载。后来“墓而且坟”,即埋葬之后在筑起坟丘,使祭祖扫墓的习俗有了依托。到了秦汉时代,扫墓祭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。

清明节是我们纪念祖先的节日,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。扫墓是慎终追远、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,基于上述意义,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。

清明节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之后的106天。扫墓活动通常在清明节的前后10天进行,有些地区的扫墓活动甚至长达一个月。

清明节纪念祖先的形式多种多样:扫墓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习俗,现在虽然有所简化,但仍然延续至今。扫墓当天,子孙们首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,然后献上食品、鲜花等祭品。随着火化遗体的普及,如今也有人直接到骨灰安放处进行祭拜,这逐渐取代了扫墓的习俗。

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纪念,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墓前或骨灰安放处追忆祖先。为了让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,我们应当让年轻一辈了解先人们过去的奋斗历史。

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

按照习俗,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将墓园打扫干净。

其次是祭祀,这一程序非常重要。一方面是为了寄托哀思,另一方面是与先人们相感。因为山中有灵而无主,而先人有主而无灵,与先人们相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山川的灵气。

扫墓时,人们携带酒食果品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,将食物供奉在亲人墓前,然后将纸钱焚化,为墓地扫除杂草,修整墓地。接下来,在坟墓上插几枝嫩绿的新枝,并在上面压上一些纸钱,以示后人。然后行礼拜祭。之后,可以一起围坐聚餐、饮酒,也可以放风筝,进行其他相关的活动。妇女和孩子们还可采下附近的柳枝,用来做蒸菜的支架。有些人会将柳枝编成圈子,戴在头上,有俗语说“清明不戴柳,来生变黄狗”。

具体的清明节扫墓程序如下,接下来由我为您继续讲解:

修整墓地→上香→上食品→敬酒→拜祭→放炮送别……清明扫墓的时间最好提前一些,因为有一句民谚是“早清明,晚十一”,即清明节越早祭奠先人越好,可以在清明节前一周或两周进行,不一定要在清明节当天。此外,最好选择在上午7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扫墓,因为这个时间段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也是祭奠先人的最佳时机。下午3点后,阳气逐渐消退,阴气逐渐增长,运气不好、身体较弱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容易招惹灵体缠身,对自己造成伤害。

按照习俗,拜祭时要有秩序。拜祭的顺序是父亲、母亲、长子、长女、次子、次女……依次类推。祭拜完毕后,可以品尝祭品。扫墓的时间可以在清明节前后五天以及当天进行,但在寒食节这一天不宜扫墓,寒食节即清明节的前一天。

各地清明节扫墓的习俗

不同地区的清明节扫墓习俗不尽相同。

1、“清明荞菜”不可或缺

在广州,祭祀完毕后,分发猪肉并不代表完成了祭拜,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,配上摆上清明时节的菜蔬“清明荞菜”一起炒着吃。有些人还会用“清明荞菜”配上鸡蛋丝、烧肉丝等做春卷。这样,吃完这些菜肉后,今年的“行清”任务才算完成。

在清明前一天,许多人会买一串新鲜的柳枝插在门上,以祈求好运。

有些地方的风俗规定女性不可上山,山上的祭祀形式只限男性完成,而女性只需要做一些零工,例如制作纸钱、元宝、蒸糕等等。女性只需做一些杂事即可,等待男性们带回烧猪肉后,立刻炒熟以飨全家。这样女性才算得到祖先的福祉。

2、食蔗要吃到尾

在肇庆,根据传统习俗,人们在扫墓时会携带酒食果品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,将食物供奉在亲人墓前,然后将纸钱焚化,为墓地培上新土,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墓上,然后行礼拜祭,最后吃掉酒食回家。

传统的祭品一般有四样:烧猪、甘蔗和苹果等水果、纸钱和元宝、发糕和面点等。祭拜金猪寓意红皮赤壮、宏图大展。

肇庆的清明节还有吃甘蔗的习俗,寓意快乐和甜蜜。人们都会叮嘱小孩子,吃甘蔗要将它吃完,不能丢弃未吃完的部分。据说如此可以使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有条有理,有始有终。

3、采撷艾叶做粄

在韶关地区,客家人在每年扫墓时,首先会清除祖坟周围的杂草,整理土坡,然后用鸡鸭鱼肉和鲜果糕点、酒水等进行祭拜,最后放鞭炮,然后回家聚餐。

许多山区的居民会采摘新鲜的艾叶,用它和糯米、白糖一起做“青粄”,俗称“清明粄”。这种小吃具有独特的山野青草香味,不仅可以祛风祛湿,还具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。它非常适合湿气较大的春天食用,因此在客家地区,这一习俗代代相传。

清明节扫墓禁忌

清明节扫墓的习俗自古以来传承下来,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禁忌。

一、不适合扫墓的人群

1、孕妇应避免扫墓

孕妇最好避免参加清明节的扫墓活动,原因不仅仅是阴气过重。此外,清明节的人流量很大,为了胎儿的安全起见,不建议孕妇参加。另外,女性在月经期间也应避免进行这类活动。

2、刚动手术的人应避免扫墓

健康状况虚弱是主要因素。民间有传言,刚动手术的人如果去坟地,很容易被幽灵拉走。手术会损伤元气,元气回复期状况虚弱,这个时候去扫墓不仅不利于康复,还容易招惹邪气。因此,刚做完手术的人最好不要去扫墓。

3、三岁以下的儿童不应扫墓

民间有一种说法是7岁以下的儿童不适合,但实际上,从命理角度来看,3岁以下的儿童更不适合扫墓。因为无论是中国的宗教还是国外的前世今生理论,都提到3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看到另一个世界。此外,考虑到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携带物品,容易生病,也不适合带他们去扫墓。哺乳期的母亲更不要带婴幼儿去扫墓。

4、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应避免扫墓

环境晦气是主要原因。据说印堂发暗和眼窝发青发黑的人正处于一个运势不好的阶段,这个时候扫墓不适宜,因为扫墓的活动不仅限于自己家的坟墓,还要经过其他家庭的坟墓。在这样的环境中晦气容易扩散。

5、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应避免扫墓

扫墓并不是一种锻炼的活动,大部分墓地离居住地比较远,也需要走一段路程。患有严重疾病的人需要休养,而不是过度劳累。由于免疫力低下、阳气弱、心神不宁,易受邪气影响。因此,不建议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去扫墓。

二、清明节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

扫墓时要穿得整齐,以示对先人的尊重和礼貌。穿深色或黑色的衣服显得庄重肃穆,不适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,因为这些颜色与扫墓的氛围不协调,而素色或白色的衣服则比较合适。

扫墓时要专注,不要东张西望,不要盯着别家的坟墓看,也不要践踏别家的坟墓。在墓地照相纪念也不合适。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,而且会扰乱周围的灵气。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。

三、清明节不宜将阴气带回家

清明节扫墓要心态平和、安稳,怀着对祖先的敬意,对周围的亡者也表示尊重,不要乱扔东西、吐痰等。不要在墓地吃东西,情侣间也不要嬉笑打闹。

从墓地回家时,建议先去人流量较大的超市走走,然后再回家。人多的地方气场比较旺盛,可以驱散心中的不良情绪,消除负面信息,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。对于容易受外界信息影响、胆小怕事或身体较弱、运势低的人来说,也可以通过进行火盆仪式来处理阴气,消除负面信息。

具体方法是,在出门前准备好几张金银纸,放在一个不锈钢盆内。回家后点燃纸,然后从燃烧的纸上走过去。

四、扫墓时不得嬉笑怒骂、相互打闹

墓地是先人阴灵的安息之所,不可跨越坟墓或供品,大声喧哗、嬉笑怒骂,使用污秽言语,随地吐痰等。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,还会干扰周围的灵体。不要践踏别人的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论足,这会被视为亵渎。如果遇到不好的气场,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。

五、多了解当地风俗习惯

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,各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风情。因此,要多向老人请教,了解一些本地的风俗,尽管有些事情可能看起来有些奇怪,但我们要知道,久而久之,这些风俗习惯一定有其道理。我们可以借鉴或遵从这些风俗习惯,同时也要将这些风俗习惯铭记并传承下去。

最后要注意防火安全,不能让香燃烧过程中引起火灾。在离开墓地时要果断离开,不要频频回头,以免带走不吉利的东西或让不好的气场跟随回家。拜祭回家后,如果必要,可以进行净身仪式,清除可能因祭拜活动带来的负面气场。

清明节与中元节、寒衣节被称为中国三大著名的“鬼节”,有很多禁忌。其他禁忌还包括:不探视朋友和亲人;不选择清明时期结婚;不搬家或入宅;不举办喜庆宴会;禁止修建房屋(只适宜修坟、包坟等);不去游山玩水;不说不吉利的话,特别是对亡者不敬的话;晚上活动要小心等。相信自己而不要轻信一些不可靠的书籍,但是尊重他们并多加顾忌是有益的。

除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,还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。

清明节扫墓的温馨提示

每年清明节期间,都有一些老人和儿童不慎摔伤。在此提醒,老人在扫墓时最好使用拐杖,如果有儿童随行,要保护好他们。

1、控制情绪,预防心脏病

清明节也是心脏病、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“因此,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的人,在扫墓时要控制情绪,最好带上急救药,最好有亲人陪伴身边。

2、踏青预防花粉过敏

现在正值花粉传播季节,花粉飘浮在空气中,被人吸入体内后,常出现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、鼻腔及全身发痒等过敏症状。医生提醒,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门前应携带抗过敏药物,并戴上口罩、手套等防护装备。患有急性病、身体虚弱或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少去踏青。

3、慎吃野菜,防止中毒

在扫墓和踏青后,一些人会带些野菜回家。医生提醒,如果误食有毒或受到污染的野菜,应该进行人工催吐,并及时就医。

4、不要空腹,适量增添衣物防感冒

清明节前后,早晚温差大,老人、儿童、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很容易感冒。医生建议,扫墓和踏青时须避免过早出门,不要空腹出门;不要过度劳累,要及时增添衣物保暖。但是在遵循保暖的同时要有度,春季空气湿度较大,如果过度保暖,容易引发“春火”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