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“现代营养不良症”也悄悄向已经富裕起来的人们逼近。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,大中型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.0%和12.3%,儿童中的“肥胖儿”也以每年7.8%的速度不断增加。“如果还不尽快改善中国人的膳食结构,‘现代营养不良症’带来的危害将越来越严重!”贾健斌对此忧心忡忡。

所谓“现代营养不良症”,也就是营养单一和营养过剩。医学专家指出,这一症状是由于“过食膏粱厚味”而导致的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现代人普遍喜爱多食大鱼大肉等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蛋白的食物,以为这样才有营养。殊不知,过多食用这类食品会导致体内“荤营养”过多,而身体必需的“素营养”却吸收不足,从而导致营养失衡。这样的营养失衡会引发肥胖病、脂肪肝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各种病症,甚至威胁生命。而人们对于这种现象的漠视使得“现代营养不良症”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约40%中国居民不吃杂粮
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显示,约40%的中国居民不吃杂粮,且膳食中的谷类消费明显下降。实际上,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300克-500克的谷物营养,尤其需要注重早餐的谷物摄取。而根据2006年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在调查对象中,不吃早餐的人占到3.2%,城市年轻人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达4.6%。

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表示,没有一种食物所含的天然成分能够完全满足人体需要。尽管谷类食物营养价值高,但还需要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食用才能达到营养均衡。
早餐应该如何搭配才合理呢?
蒋卓勤表示,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搭配,最有营养的早餐搭配应该包括谷类、奶类、蛋类和水果类。对于年轻人来说,保证营养充足,谷类与奶类的搭配已经足够;对于年长的人来说,在这个基础上适量搭配一种水果;如果是孩子的话,还需要加入一个鸡蛋。
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为7比1
事实上,人们日常早餐所食用的馒头、面包等都属于谷类食物。但是,它们都是加工过的精粮,其营养价值不如未经加工的粗粮。因此,专家指出,早餐除了要注意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外,还应该选择粗粮,才能真正实现营养均衡。
为了遏制“现代营养不良症”的流行趋势,必须树立营养均衡的理念,回归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,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对于谷物而言,它们既是中国人熟悉的传统食物,又显得陌生。熟悉是因为千百年来谷物一直是我们中国人最主要的食物;陌生是因为随着高纤维谷物食品的普及,它们却离中国人的早餐越来越远。
为什么要吃谷类和粗粮?
国家食品健康计划(PNNS)强烈建议人们食用谷物食品,因为谷物中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,能够提供“素能量”,有利于营养平衡;谷物也富含纤维素,有利于改善肠道功能,降低胆固醇含量,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预防作用。此外,谷物还提供植物蛋白、镁、钾、磷、铁等多种元素以及维生素B族。
什么是谷类食品?
最近,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(FDA)发布通知,明确将全谷物食品定义为全部由谷物制品组成的食品。谷物包括大麦、玉米、大米、燕麦和小麦等。
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谷类食品及其营养和药用价值:
1.粳米:即大米、稻米。具有补中益气、益脾胃的功效,是病后肠胃功能减弱、烦渴、虚寒、痢泄等症的食疗佳品。
2.糯米:能够补中益气、暖脾胃、止虚寒等,特别适宜老年人或脾胃病患者食用。
3.小麦:具有清热除烦、养心安神等功效,被称为“五谷之贵”。
4.玉米:具有降低胆固醇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作用,并能刺激脑细胞,增强脑力和记忆力。
5.小米:具有养肾气、除胃热、止消渴(糖尿病)、利小便等功效。
6.黑米:具有补中益气、暖脾止虚、健脑补肾、收宫健身等功效。
7.荞麦:可预防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等疾病。
8.燕麦:被称为降脂佳品,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脂肪肝等具有良好效果。
9.薏仁米:薏仁米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谷类,还含有薏仁油、薏苡酯、多糖、维生素B等成分。其中,薏苡酯和多糖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、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