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澡水别太热 秋季洗澡养生13个注意事项

秋季天气十分干燥,给皮肤带来很多问题,因此秋季洗澡需要注意一些科学方法。下面将向你介绍秋季洗澡养生的十三法,如果你想要拥有好皮肤和健康的身体,一定要注意以下洗澡的禁忌哦!

1、洗前准备要充分

秋冬季节,如果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,巨大的温差会增加血管和心脏的负担,对于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非常危险。尤其是在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,还会引发头晕、胸闷、气促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
所以,刚从户外回来的时候不宜立即洗澡,冷天洗澡前要做5分钟的热身,可以在原地踏步、扭腰、搓脚、按摩涌泉穴等。

2、泡水时间不要过长

秋天洗澡的时间不宜太长,这样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,导致皮肤更加干燥和瘙痒,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皮肤发皱和脱水的问题。建议盆浴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,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。

3、洗澡水不要太热

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来洗澡。洗澡时如果水温过高,会让肌肤变得更加干燥,甚至出现发红和脱皮的现象,这样也不利于适应气候的变化。

很多人喜欢用热水洗澡,尤其是那些皮肤容易粗糙的人,他们心里认为“滚烫的水能洗去粗糙的皮肤”。但实际上,水温过高也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,使毛细血管扩张,加重皮肤的干燥。建议洗澡水温控制在24℃至29℃之间最佳。

4、减少洗澡次数

秋季天气多风,灰尘也较多,人们的出汗量减少,空气非常干燥。这个时候,人们外露的面部皮肤会感到紧绷和缺乏弹性,甚至会起皮。这是因为皮肤水分蒸发加快,皮肤角质层缺少水分的缘故。

进入秋季后,可以减少洗澡的次数。在多风的日子里,如果洗澡过多,会洗掉人体表面的保护油脂。从皮肤的保护角度来看,秋天人们不宜频繁洗澡,即使秋天刚开始或者气温不是很低的时候,一天最多只能洗一次澡或者两天洗一次澡才好。否则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后,皮肤更容易感染细菌。因此,保持清洁也需要适度。

5、饱食或空腹不宜洗澡

每顿饭后,人体需要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。饭后立即洗澡,由于消化道血流量较少,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引起胃肠道疾病。另外,心脏等器官供血不足,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。

建议洗澡时间应在饭后3小时左右为宜。

6、洗澡不要搓得太劲

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和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,不仅可以防止机体受到外界损害,还可以防止体内营养物质,特别是水分的丧失。过度搓洗会破坏这层保护膜。如果洗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到吱吱声,说明搓洗过度了。

建议洗澡时不要用力搓洗,可使用柔软的海绵蘸取沐浴露轻轻擦洗,只在肘部、膝盖等角质层较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。

7、尽量少用澡巾

洗澡时用澡巾搓洗皮肤好吗?现在很多人习惯用澡巾搓洗皮肤,认为这样可以让皮肤更清洁、更光滑。那么,洗澡时用澡巾搓洗真的能让皮肤更加清洁健康吗?

实际上,从皮肤生理的角度来看,洗澡时用澡巾对皮肤健康几乎没有什么益处,反而会因澡巾质地硬、表面粗糙而直接损伤皮肤,使表皮角质层过度脱落,减弱保护作用。

8、不使用强力沐浴露

秋季洗澡时皮肤本来就比较脆弱,如果使用清洁力强的沐浴露,会加重对皮肤保护层的损害,进而加重鸡皮肤的问题。所以,洗澡时拥有鸡皮肤的人需要使用温和的沐浴露,并在洗澡后涂上一层润肤露最好。

洗澡时选择的浴液一定要选择碱性较小、中性的最好。洗澡后最好涂上可以保湿滋润的护肤品。每天必须多饮水,可以在房间放一盆水,或者使用空气加湿器,增加室内湿度。如果需要,可以每隔几个小时给皮肤喷点水,让皮肤一直保持湿润的状态。

9、先热水后冷水促进血液循环

专家认为,冷热水交替的淋浴按摩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,但必须先用热水,然后冷水。热水可以舒张皮肤表面的血管,放松肌肉,帮助放松自己;当身体已经足够温暖时,再进行冷水浴。这能收缩血管,促进血液循环,使精神和身体兴奋。

淋浴按摩必须在洗干净身体后进行。进行时先将水温适当调高一点,同时增加水流强度,使用按摩式水流做一次全身按摩,放松肌肉和韧带,并集中在肌肉紧张的部位或者酸痛的韧带处。当全身用热水按摩预热后,就可以尝试使用冷水按摩了。冷水按摩应循序渐进,不要立即将全身放置在冷水之下,而是从脸部、脚或者手这些部位开始,然后再慢慢冲向胸部。如果难以接受冷水,可以先将脚到膝盖和手到肘部进行淋浴,每天向上移动一点,慢慢就会适应。

10、疲劳时常搓脸

大多数人有这种感受,当感到疲劳时,揉搓一下脸,很快就会感到神清气爽。这是因为面部有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神经,热水可以刺激这些神经,揉搓脸部可以加速血液流动,同时舒展面部表情肌。洗澡时揉搓脸的速度以每秒一次为宜,每次揉搓3到5下,每次不少于3分钟。

需要注意的是,40℃的温水是消除疲劳最理想的温度,因为人体正常的腋下体温是37℃,体内温度是40℃,40℃的温度与人体的体温最接近。如果水温过高,会消耗更多的热量,不但无法消除疲劳,反而会感到不适;水温过低,血管会收缩,不易消除疲劳。

11、给门窗留条缝

秋冬季节洗澡时,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流通。即使怕冷,也不要将门窗关得太紧,至少要留一点空隙,让新鲜空气进入。

如果一般人出现不适,可以及时打开门窗呼吸新鲜空气。但对于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,最好不要将浴室完全密封。如果因为寒冷必须关上门窗,那就尽量减少洗澡时间,避免出现缺氧的情况。

12、消化不良时要多吸气

食欲不振时可以在饭前30分钟入浴,用热水刺激胃部。当身体变得温暖后,用热水在胸口周围冲水,每冲5秒休息1分钟,重复5次。泡澡时先在热水中泡20~30分钟,同时进行腹式呼吸(从鼻子吸气,让腹部鼓起,然后从口中呼气),然后用稍微冷一点的水刺激腹部。这种冷热刺激可以促进胃液分泌,增加食欲。

对于胃酸过多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来说,可以在热水中浸泡3~4分钟,可以控制胃酸的分泌,减轻和控制病情。

13、便秘时揉揉肚子

洗澡时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,同时淋浴腹部,有助于治疗慢性便秘并预防痔疮。

对于神经性便秘,可以在40℃的热水中泡个3分钟左右,然后用25℃的温水冲个10秒钟,连续重复5次,可以增加大肠的蠕动。

由于秋天气候干燥,皮肤容易缺水引起瘙痒。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由于自身皮脂腺分泌较少,皮肤比较干燥,可能会出现抓痕和血痂。一般人在秋季应该多喝水,而皮肤干燥的人在秋季洗澡时时间不要过长,水温不要过高,间隔时间不要太短,尽量避免搓洗,也尽量不要使用去脂的香皂和药皂。洗澡后要使用保湿滋润的润肤露,给皮肤进行良好的保湿护理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