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手液中的抗菌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,如果不彻底清洗双手,这些有害物质可能进入人体,对健康造成影响。
近年来,洗手液由于其方便卫生的特点逐渐取代了香皂。然而,研究显示,一些洗手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抗菌化学物质,例如三氯生,它会对人体甲状腺造成伤害,并可能导致皮肤上的细菌“产生耐药性”。此外,洗手液还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聚乙二醇等物质,这些物质可能对生殖健康产生影响,甚至可能致癌。因此,使用洗手液后必须要进行充分冲洗。
使用洗手液时,揉搓双手的时间最好在30秒以上,并用流水冲洗至少15秒,直到双手有涩感为止。如果有条件,可以冲洗长达1分钟。有些洗手液冲洗后仍然会让双手感觉滑溜溜的,很难判断是否冲洗干净。此时,可以将双手掌心相对,用力搓揉几次,如果手上还有细微的白色泡沫,说明仍有残留的洗手液。
许多人担心洗手不干净,因此会挤出大量的洗手液,并用力揉搓。然而,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主任张丽华教授提醒说,这样做容易损伤皮肤,不仅无法保持水分,还会让病菌更容易侵入。每次仅需要使用一小滴洗手液即可,如果无法控制用量,可以在压嘴下方绑上几圈皮筋,这样就不会将压嘴压到最底端,节省用量。此外,尽管许多洗手液中都添加了护肤成分,但频繁洗手仍可能导致手部皮肤干燥。因此,在洗手后最好涂抹保湿滋润的护手霜。
需要提醒的是,大多数洗手液只依靠酒精进行杀菌作用,但酒精无法有效去除附着在皮肤细小缝隙中的污物,如灰尘、泥土和血渍等。因此,一旦双手沾染此类污物,最好先用肥皂清洗去污,然后再使用洗手液进行杀菌和滋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