筷子是致癌的真凶吗

筷子竟是身边的一级致癌物 ?这些情况下赶紧换筷子

你家的筷子多久换一次?对很多家庭来说,一双筷子用几年是常有的事。专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,筷子使用时间越长,细菌数量越高。有些餐馆的筷子使用3年以上,其细菌数高达10万个左右。

理论上,竹制、木制筷子应该3~6个月更换一次,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的筷子可能会滋生黄曲霉素。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级致癌物,进入人体后,在肝脏中的储存最多(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~15倍),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。虽然黄曲霉毒素的确是一部分肝癌的诱因,但前提是需要达到一定剂量,所以不必过于紧张。当然为了降低这部分风险,还是应该定期更换或消毒,保持卫生以防病从口入。如何判断筷子需要更换?《生命时报》采访专家教你几招。

这三种情况下,筷子赶紧换掉

1、筷子变色、发霉

普通筷子使用3-6个月后,筷子头的颜色会变深,即使仔细刷洗也无法去除,这是细菌长期堆积导致的颜色变化。就餐前应仔细观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有斑点,特别是有没有发霉。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,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,就不能使用了。已经变色和出现发霉的筷子,极有可能滋生了黄曲霉素,最好赶紧更换。

2、刮痕、磨损

无论是竹筷子还是木筷子,为了延长使用寿命,生产厂家一般会在筷子表面刷上一层食用漆——涂料,使筷子表面不易被细菌附着。但筷子使用时间过长,表面的涂料会脱落或破损,加上经常使用、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浅不一的伤痕,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,容易滋生微生物。因此,一旦发现筷子出现刮痕、磨损或变形,就要及时更换。

3、异味

筷子出现弯曲、变形,外观看上去潮湿或者闻起来有明显酸味,都是筷子受到污染或者已过期的标志,不能继续使用。

一双健康的筷子应该长成什么样

1、材质:竹筷和不锈钢筷子更卫生

竹筷材质天然,不易变形,综合考虑安全、卫生和价格,竹筷是最佳选择。不锈钢筷子更卫生。不过,目前市场上的不锈钢筷子质量良莠不齐,如果质量不过关可能导致重金属析出。使用时应避免与醋、盐长期接触,避免使用清洁球或强酸强碱清洗,以防其中的重金属溶出。金属筷子虽然表面也有磨损,但不易藏污纳垢。

此外,市场上有很多牛骨胺醛筷子,外观看上去和塑料类似。如果清洗干净,滋生细菌的几率较小,但购买时一定要识别QS标志,谨防购买到用尿醛树脂制造的劣质产品,这类产品不耐热,容易释放致癌物甲醛。

2、颜色:最好选择原色

在选购筷子时,不论材质是什么,最好避免选择花纹、五颜六色或者表面凹凸不平的筷子。最好选择原色(无色素添加,无彩绘)且一体成型(表面光滑无刻痕、无雕花)的筷子。这是因为,彩色筷子在染色过程中,可能导致有害物残留,一旦颜料脱落被人误食,对健康不利;表面凹凸不平的筷子容易藏污纳垢,成为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地。

3、涂料的筷子比“裸色”筷子更好

很多人认为“裸色”筷子更卫生、环保。事实上,如果不涂上一层涂料,筷子其实更容易吸收水分、磨损开裂,使食物残渣残留在筷子缝隙中,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。而涂上涂料,就像给筷子上了一层“保护膜”,能防水。

4、使用过程中的小妙招,帮你延长筷子的“寿命”

吃饭时不要咬筷子

如果筷子头被咬坏,表面的凹槽可能沾满食屑、油腻等污物。如果清洗不干净,各种细菌和病菌就会迅速繁殖。其中,幽门螺旋杆菌最容易在筷子上传播,引起胃肠炎。

避免用吃饭的筷子煎炸食物

竹木筷子煎炸后容易炭化变黑,硬度下降,容易发霉、掉渣,成为细菌和污垢的滋生地。而涂有涂料的筷子中含有铅、铬等重金属,经过煎炸可能会有重金属中毒和致癌的风险。

避免使用酸性、碱性清洁液

在清洗筷子时,不要使用小苏打、柠檬酸等碱性或酸性清洁剂,以免损害筷子表面,导致外层涂料脱落。

正确的清洗方法,让筷子越洗越干净

很多人在家里洗筷子时很“大方”,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,用力搓揉。然后插入筷子筒,就认为洗干净了。专家指出,这种洗法很可能没有彻底清洁筷子,细菌很快就会滋生。

建议采用以下方法清洗筷子,每两周进行一次:

将筷子浸泡在洗洁精中几分钟,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;

将筷子放入消毒碗柜中进行消毒和烘干,或者将筷子放入开水中浸泡约10分钟,然后沥干水分;

清洗和晾干收纳盒,将筷子晾干后放入其中,保持通风。

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毒、细菌和化学物质的污染。因此,新买回的筷子要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,然后用洗洁精洗净,最后将筷子放入锅中,用沸水煮半小时。

竹筷子还要仔细刮除细刺,如有异味,可用醋泡半小时或者用茶水煮半小时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