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,"处"含有躲藏、终止的意思。《月令十二集解》曰:"七月中,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"处暑表明暑天即将结束。三伏天已过或接近尾声,所以称"暑气至此而止矣"。那么,处暑节气有哪些习俗呢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1、祭祖、迎秋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"作七月半"或"中元节"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,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直到月底关鬼门止,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。
据说普渡活动由开鬼门开始,然后竖灯篙,放河灯招致孤魂;主体则在搭建普渡坛,架设孤棚,穿插抢孤等行事,最后以关鬼门结束。时至今日,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。
此外,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处暑过,暑气止,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在,不像夏天大暑时浓云成块。民间有谚语"七月八月看巧云",主要是出游迎秋的意思。
2、吃盖浇饭
在历史上,处暑是个社日,需要有祭品,形成了一个民族食俗:盖浇饭。米饭上放上代表五行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菜,于是在米饭上加上胡萝卜、鸡蛋、柿子椒、木耳、藕,上面盖上勾芡的鸡肉菜。
3、吃鸭子
老鸭味甘性凉,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,做法也五花八门,有白切鸭、柠檬鸭、子姜鸭、烤鸭、荷叶鸭、核桃鸭等。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,一般处暑这天,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。
同时,处暑之后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,如新鲜蔬菜和水果。因为维生素能促进体内疲劳时所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。蔬菜和水果是碱性食物,其代谢产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,使人消除疲劳。
4、放河灯
河灯也叫"荷花灯",一般是将灯盏或蜡烛放在底座上,然后放在江河湖海中漂泛。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
肖红《呼兰河传》中的一段文字,是对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解:"七月十五是个鬼节;死了的冤魂怨鬼,不得托生,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,想托生,又找不着路。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,就得托生。"
5、开渔节
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。每年处暑期间,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开渔节,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开船出海。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。
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群还会停留在海域周围,鱼虾贝类已发育成熟。因此,从这个时候开始,人们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海鲜。
6、泼水降温
在日本,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内,各地有组织地进行泼水降温的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