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雨时节如何祛湿邪

时下,我国南方正值梅雨时节。所谓梅雨,指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,持续天阴有雨的天气现象,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,故称其为"梅雨"。

南方正值梅雨时节,梅雨时节如何祛湿邪

一到梅雨时节,天空连日阴沉,降水连绵不断,时大时小。所以,我国南方流传着这样的谚语:"雨打黄梅头,四十五日无日头。"持续连绵的阴雨,加上高温、高湿,是梅雨时节的主要特征。一般梅雨时节短则20多天,长则会持续将近2个月之久,在这么长的时间内,人们处于潮湿的环境中,难免会感受湿邪,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。

湿邪,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。

祖国中医学认为,梅雨时节湿气较盛,过盛的湿气会导致人体生病,因此称其为湿邪。湿邪属于阴邪,性质重浊而黏腻,最易伤脾。湿邪内阻脾胃,则常见胸闷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四肢倦怠、小便不利、大便溏泄等症状;湿邪停滞于皮肤肌肉,易导致感冒、四肢困倦、皮肤湿疹等病症;湿邪留滞下焦,则会出现小便混浊、淋漓涩痛、肛门湿痒等症状;湿邪流注关节,则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、疼痛难忍、肿胀等。

假如没有得到有效治疗,湿邪更甚,则会影响到全身各脏腑、器官、组织的机能,导致脂肪肝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慢性结肠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肾炎、水肿等多种慢性病,以及多种慢性皮肤病;由此可见,湿邪的危害很大。因此,在梅雨时节一定要谨慎防范湿邪,积极祛湿,可通过以下方法来防治。

佩化湿香囊:在中药店购买佩兰、藿香、苍术、茯苓、山柰各5克,冰片3克。将前五味药研成粗末,与冰片混匀,装入香囊中,封口,每日外出时佩戴于胸前。此香囊中的中药芳香化湿,其特有的芳香味通过呼吸进入人体,从而达到防湿、化湿的目的。

食芡苓蜜膏:芡实、茯苓各60克,分别研成粉末后混匀,加水1500毫升,煎煮20分钟后加入蜂蜜100毫升,搅拌同时小火收膏,放凉后装瓶备用。每次取1匙(大约10克),用温水冲服,每日2次。芡实性平,味甘、涩,入脾、肾经,有补脾、祛湿的功效;茯苓性平,味甘、淡,入心、肺、脾经,有健脾和胃、宁心安神、渗湿利水的功效;蜂蜜健脾益气;一同制成膏服用,可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,从而有效防治湿邪伤人。

灸足三里穴:取艾条一根(中药店有售),点燃一端,悬于足三里穴上约5厘米的地方旋转温灸,以不觉得烫为度,每次10分钟,隔日1次。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,在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下四横指,胫骨外一横指处,艾灸此穴,可起到健脾运、化水湿的效果,非常适宜梅雨季节防湿、祛湿。

除了以上方法外,老人在梅雨时节还要注意以下两点:①要避免涉水淋雨,出汗后及时换干衣服,晴天时把发潮的衣被进行晾晒;②少吃肥甘滋腻的食物,如年糕、汤圆、奶油、奶酪、冰激凌、猪蹄、肥牛等;多吃健脾、祛湿、利水的食物,如山药、白扁豆、红豆、绿豆、薏苡仁、芡实、莲子、冬瓜等。

全部分类